close

以作畫的行動取代觀念的體現

「抽象表現主義」一詞最初是使用在1919年的德國柏林,1929年左右在美國再度出現。因諸多方面與康丁斯基(Vassili Kandinsky 1866-1944) 1911-1914年間創作相似,1945年左右開始泛稱這一批在1940-1960年間在紐約創作的美國畫家的作品為「抽象表現主義」。在同一時期美國畫家馬哲威爾(Robert Motherwell 1915-1991 )提出「抽象超現實主義」 (Surréalisme Abstrait)以表明美國畫家和超現實主義藝術家之間的淵源,意指自發性的創作動機與心理分析潛意識學理的發展「自動運作論」(l’automatisme)。另一位美國藝評家羅森柏格(Harold Rosenberg 1906-1978 )在1952年〈美國的行動畫家們〉文章中針對波洛克和德庫寧的作品提出「行動繪畫」(Action Painting)這個字眼,文中指出對行動畫家而言,在畫布中的不是一幅圖畫,而是一個事件。而以上這些藝術運動亦被統稱為「紐約畫派」(the New York School)。

來自歐洲的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揭示了美國本土藝術的誕生,紐約甚至暫時性的取代了巴黎成為藝術的中心。

․1929年紐約現代美術館落成,1936年該館展出對美國文化有著直接而重要影響的兩項展覽――「立體主義、抽象藝術和幻想藝術」以及「達達和超現實主義」,接著在1939年舉辦畢卡索首次的巨型回顧展。將歐洲自二十世紀初以來的藝術發展有系統的傳送到美國本土。

․歐洲前衛藝術家的大量湧入,無論是為了展覽因素、教學亦或是以難民的身分移居美國,都為美國的文化注入新的變數。例如:1940年「超現實主義之父」布荷東,達利,恩斯特,雷捷,蒙德里安都已相繼定居紐約。另一關鍵性藝術家,霍夫曼(Hans Hoffmann 1880-1966)在1930年由慕尼黑抵達紐約,1933年創辦「第八街美術學院」。1935年阿貝斯(Josef Albers 1888-1976)也到了美國,執教於黑山學院直至1949年。他們分別探討色彩的對比在空間裡的前進與後退,以及色彩和幾何圖形之間的關係,對第二代美國藝術家有深遠的影響。

․超現實主義畫家恩斯特(Max Ernst 1891-1976)之妻高更漢(Peggy Guggenheim)在1942年經營「世紀藝術畫廊」,供美國年輕藝術家與流亡海外的超現實主義畫家展出抽象或超現實的作品。使得歐洲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們與美國新生代藝術家之間有了溝通的橋樑。

代表畫家
Arshile Gorky(1904-1948)
Mark Rothko(1903-1970)
Adolph Gottlieb(1903-1974)
Jackson Pollock(1912-1956)
Willem De Kooning(1904- )
Robert Motherwell(1915- 1991)
Franz Kline(1910-1962)
Clyfford Still(1904-1980)

思潮的轉變
․戰爭的浩劫與冷戰的緊張氣氛壓抑了人們對有關自然美的任何一種情感的衝動,也開始反思自身的源頭以及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戰後的藝術表現以抽象藝術為主流,強調的是反人道主義的異化與隔絕的情感。深深地反映了沙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的存在主義哲學――否認所有超越目前的存在,並強調個人的行動是使我們的生命具有意義的唯一方式。

․當歐洲超現實主義藝術家以弗洛依德(S.Freud1856-1936)的精神分析理論,探討潛意識學理之時,多數美國人卻思考著瑞士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e Jung 1875-1961)的「分析心理學」,其中「集體無意識」的原型學理。意圖藉助於心靈運作和內在轉變喚起個人曾經歷、思考、感受和知曉過的各種事物的記憶。以及,人類所共有的經驗與知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tuSwan 的頭像
    LotuSwan

    LotuSwan的藝術花園

    LotuS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