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起義」-- 塞維特
王蓮曄
「農民起義」(Peasant War, Der deutsche Bauernkrieg, Jacquerie, 1931)是二十世紀初德國畫家兼雕刻家塞維特(Franz Wilhelm Seiwert, 1894-1933)為藝壇所留下最珍貴的資產,結合現代形式的藝術性與傳統典故內涵的歷史性價值。
塞維特主要活躍並出生卒於科隆,1910-1914期間在當地完成藝術與工藝教育,是國際性達達主義(Le dadaïsme, 1916-1923 )在科隆的主要成員(1919-1923)[1]。他雖因童年時期,輻射劑量失誤導致嚴重受傷而未被徵召入伍;但在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災難,1920年促使他與反戰人士有所交道,在反戰團體的聚會中,他結識了左翼的藝術家與知識份子,並在1929-1933年間創立a-z期刊,雖然塞維特對政治議題立場鮮明,但他卻排斥參加戒律分明的政黨政治活動。
當1920年代晚期,德國的政治風氣變得更激進之後;塞維特也為昔日所奮鬥的理念陷入衝突之中,甚至,最大的威脅來自過去的左翼陣營。他曾這麼說,如果共產黨獲得了最後的勝利,他極有可能反而成為第一個被批鬪的對象。諷刺的是,當希特勒在1933年奪取政權不久,塞維特即因X光的痼疾而辭世,得年39歲。
「農民起義」
「農民起義」完成於1931年,主要描寫十六世紀德意志驚天動地的農民戰爭,塞維特秉持理性客觀「表達現實,不帶一點情緒與輕率」[2]理念的典型呈現,重新透過藝術形式回顧歷史。其構圖嚴謹工整、直挺挺單一的人體造型有力量的與地面垂直,具有原始藝術幾何風格程式化,傾向簡潔,兼以低明度、低彩度;灰階和諧對比的色調以白色聚攏,運用形式不斷地重疊營造出畫面結構的厚實與團結的力量;從地平線到遠方,整體空間與群眾間是貫穿連續的;賦予畫面沉靜、樸素美感,予觀賞者獨特的印象產生吸引力。然而塞維特所追求的「現實」仍隱匿在畫面深處。只有透過畫作的標題帶出,其所喚起的大歷史背景,方能使作品的意義躍然紙上。
此大規模的革命事件「農民起義」起因於帝國時期[3],1524年至1526年的農民戰爭並不是在德國領土上突然爆發的。相反,它屬於從中世紀晚期一直延續到現代的一系列歐洲起義和抵抗行動,封建主義的法律、經濟和社會秩序的不公平所引生,爆發於南部的農民戰爭。農民心深處吶喊著長期飽受教會與貴族的欺辱、剝削壓榨,這些暴動旨在爭取廢除農奴制度,完全被漠視底層農民所有的自決權,飽受封建領主貴族的兇殘、暴虐,恣意使喚,為捍衛自己的權利,解決社會弊端,他們渴望有一具體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得以擺脫精神和肉體雙重奴役的革命。據估計約有70,000至75,000人不幸喪生。
對這事件的歷史背景有了基本概念之後,就比較能夠瞭解塞維特在此畫中真正想要表達的意念。有秩序站挺腰桿地五群緊挨著象徵更多群體的七個人呈現,充滿激憤又冷靜、反叛情緒的農民萬眾一心,同仇敵愾的群體聚集在紅色與黑色的旗幟之下。在當時,手持黑旗表示行將揭竿起義,紅旗則是勞工運動的象徵。儘管這是十九世紀之後方有的社會風俗,然而,在這件作品中,塞維特將貧困被壓迫剝削的農民起義與勞工團體,為爭取更多政治參與權而抗爭的風潮相為結合。內蘊最深層的同理心情感,是他對這些弱勢赤手空拳的農民與勞動階級缺乏統一戰線,不自量力蓄積的勇氣深深感到憂心而發聲。這主題正是塞維特「農民起義」主要的創作動機。同時也吻合1919年秋天所成立「愚人團體」(Group Stupid)以「藝術為群眾服務的宗旨」讓藝術表現貼近社會、群眾,同為人類的共生感。
藝術的形式與內涵
法國知名藝術史學家兼哲學家佛西容(Henri Focillon,1881-1943)[4]在其著作《造形的生命》(La vie des forms, 1934年出版於巴黎)一書中的觀點「藝術既為內涵,也有形式,她存在於時間與空間的某處,然而也超越二者,而為了要存在,必須依附於形式之上」;面對藝術的生命與形式,提出「所有皆是形式,生命本身亦然」。又,法國19世紀令人敬重的寫實主義文學家巴爾扎克(Honoré de Balzac, 1799-1850)也這麼認為:「對藝術的學子們教誨之時,除了要教天才或大師們的超凡處之外,同時也應加入對他們特異人格的認識,才能有全貌的理解」。
塞維特曾說:「我們正處於劇變的時代,因此,今日讓我們最感興趣的事物,正可在過去歷史的劇變中找到影子」[5],透過藝術形式回顧歷史,認知理解至今社會制度方方面面的流變,是如何歷經一次次突破階級界限的革命爭取而獲得,讓我們看到人類社會文明的歷史。在政治立場上的孤立以及其作品的獨特風格,使他的藝術成就長期以來被埋藏為人們所遺忘,直到最近幾年,對這位雕刻家、畫家、圖像藝術家兼藝術理論家的深入研究,重估其價值才使得他的作品與藝術地位得以重新定位光耀於世。
塞維特 農民起義 1931年 油畫、膠合板 100x150cm 烏帕塔 凡·德.海特博物館( Von der Heydt-Museum)收藏 德國
[1]科隆達達常被認為於1919年,在德裔法國雕塑家、畫家兼詩人阿普(Jean Arp, 1886-1966)的指導下由德國畫家、雕塑家、圖像藝術家及詩人恩斯特(Max Ernst, 1891-1976),和同樣是德國畫家和詩人巴給特(Johannes Theodor Baargeld, 1892-1927)共同以組成W/3達達團體;而於同年成立的「愚人團體」(Group Stupid)以烏托邦團體自居,執行「藝術為群眾服務的宗旨」,對科隆達達都有所貢獻。
[2]「de représenter une réalité depouillée de tout ce qui est sentimental ou effet du hasard」。
[3]德意志農民戰爭此值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現今的德國建立於1870年普法戰爭之後,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諸侯和軍事指揮官在凡爾賽宮的鏡廳擁威廉一世加冕為「德意志皇帝」。
[4]佛西容(Henri Focillon,1881-1943)是法國藝術史學家的代表人物。出生於法國東部城市第戎(Dijon)。他在雕刻家父親的工作室裡,萌生對藝術的狂熱,自此一生投入藝術研究。在他多采的學術生涯中,曾任教於巴黎高等師範學院(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 de Paris)、羅馬學院(the École de Rome) 等多所大學任教藝術史,自1937年法蘭西學院(the Collège de France),同時也開始了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的教職。最後於1943年逝世於耶魯。
其治學方法嚴謹,美學思維大膽以及他對「美」狂熱的獻身,對藝術深刻的分析,傑出的論述建立其聲譽。使他與富爾(Élie Faure, 1873-1937)及馬樂侯(Georges André Malrau, 1901-1976)並列為二十世紀藝術方面最偉大的法國作家。
[5]「We are now in a period of radical change, so the things that interest us most today are those that occurred in a similar context in the past.」
留言列表